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检测:测定润滑剂在逐渐增加负荷下不发生卡咬或焊接的最大负荷值,反映润滑剂在中等压力条件下的抗磨损性能,该参数是评估润滑剂基础油和添加剂配伍性的关键指标。
烧结负荷(PD值)检测:确定润滑剂在极高负荷下发生烧结或卡咬的临界负荷值,用于评价润滑剂在极端压力下的失效极限,为高风险工况下的润滑剂选型提供数据支持。
综合磨损值(ZMZ)检测:通过计算多个负荷点下的磨损疤痕直径平均值,综合评估润滑剂的抗磨损性能,该值反映了润滑剂在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磨斑直径(WSD)检测:测量标准钢球在测试后形成的磨损疤痕直径,用于量化润滑剂的抗磨损效果,较小的磨斑直径表明润滑剂具有更好的保护性能。
摩擦系数检测:监测测试过程中钢球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化,评估润滑剂在高压下的减摩特性,摩擦系数越低表明润滑剂的能效表现越优异。
温度升高检测:记录测试过程中接触区域的温度变化,温度异常升高可能指示润滑剂膜破裂或添加剂失效,用于预警潜在的热损伤风险。
油膜强度检测:评估润滑剂在高压下形成连续油膜的能力,油膜强度不足会导致金属直接接触,加速磨损和失效。
抗磨损性能检测:通过长时间运行测试,模拟实际工况下的磨损情况,测定润滑剂在循环负载下的耐久性和保护效果。
极压添加剂效果检测:专门评估极压添加剂在高压条件下的活性表现,包括添加剂的分解温度和形成的保护膜特性,优化添加剂配方。
长期稳定性测试:进行多周期重复测试,检验润滑剂在持续高压下的性能衰减情况,确保其在延长使用周期中的可靠性。
负荷阶段性检测:按照标准程序逐步增加负荷,观察每个负荷阶段的磨损和卡咬现象,绘制完整的负荷-磨损关系曲线。
失效模式分析:对测试后钢球的表面形貌进行微观检查,识别磨损类型如粘着磨损或疲劳磨损,深入分析润滑剂的失效机理。
工业齿轮油:应用于重载齿轮传动系统,需承受高齿面压力和滑动摩擦,极压性检测确保油品在冲击负荷下的抗擦伤和抗磨损性能。
液压系统用油:用于高压液压泵和阀门,极压性能不足会导致元件卡滞或磨损,检测验证油品在动态高压下的润滑稳定性。
金属加工液:在切削、磨削等加工过程中使用,高压接触易引发工具与工件粘连,检测评估其冷却和极压润滑效果。
润滑脂产品:用于滚动轴承和滑动部件,检测脂的稠化剂和添加剂在高压下的保持能力,防止在恶劣工况下流失或失效。
发动机润滑油:应用于内燃机曲轴和凸轮系统,高压条件下阀系磨损显著,检测确保油品在高温高剪切下的极压性能。
压缩机油液:用于空气或气体压缩机,高压缸体内润滑剂需抵抗化学降解,检测评价其抗烧结和抗氧化特性。
汽车传动油:用于手动变速箱和差速器,齿轮间高压滑动要求优良的极压性,检测防止齿面点蚀和剥落。
航空发动机油:在高速高负载航空发动机中使用,极端温度压力条件苛刻,检测验证油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特种合成润滑油:包括酯类或聚烯烃油,用于高温或腐蚀环境,检测评估其分子结构在高压下的稳定性。
金属成形润滑剂:在冲压或挤压工艺中应用,高压下减少模具与工件摩擦,检测优化润滑剂的极压添加剂配方。
海洋设备用油:用于船舶齿轮箱或推进器,高盐雾环境加剧磨损,检测确保油品在恶劣条件下的保护性能。
风电齿轮箱油:应用于风力发电机变速机构,变负载工况需高极压性,检测预防齿轮过早失效延长设备寿命。
ASTM D2783-19《润滑液极压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了使用四球机测定润滑剂最大无卡咬负荷、烧结负荷和磨损值的程序,适用于矿物油和合成油。
ASTM D2596-20《润滑脂极压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针对润滑脂的四球机测试标准,定义了负荷阶段和失效判据,用于评估脂在滚动轴承中的极压表现。
ISO 20623:2017《润滑剂极压性能的测定四球法》: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统一了全球四球机测试条件,包括负荷增加速率和温度控制,确保结果国际可比性。
GB/T 3142-2019《润滑剂承载能力的测定四球法》:中国国家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详细规定测试设备、试样准备和结果计算,适用于国内润滑剂质量监督。
GB/T 12583-1998《润滑剂极压性能的测定法》:中国行业标准,补充了四球机测试在特殊工况下的应用,如高温或添加剂评价。
IP 239/2018《润滑剂极压性能四球测试》:欧洲石油协会标准,强调测试重复性和再现性控制,用于润滑油产品认证。
DIN 51350-5:2015《润滑剂测试四球测试仪第5部分》:德国工业标准,规范了测试机的校准和磨损测量方法,提高检测精度。
JIS K2519:2013《润滑剂极压性能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定义了四球测试在亚洲市场的应用细则,包括环境条件要求。
四球极压试验机:专用高压摩擦测试设备,通过上部钢球旋转与下部三固定球接触,施加可调负荷模拟极端压力条件,用于测定润滑剂的PB值、PD值和磨损参数。
光学测量显微镜:高精度成像仪器,配备测微目镜或数字摄像头,用于测量测试后钢球表面的磨损疤痕直径,确保结果准确至微米级。
温度控制系统:集成加热和冷却单元的温控装置,维持测试油样在设定温度(如75°C),消除温度波动对极压性能的影响。
负荷传感器:高精度力值测量元件,实时监测测试过程中施加的负荷值,确保负荷控制精度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如±1%)。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计算机化采集模块,连续记录负荷、温度、摩擦系数等参数,自动计算综合磨损值并生成测试报告。
钢球标准件:符合标准规格的硬化钢球,直径通常为12.7毫米,表面光洁度严格控制,作为测试中的摩擦副,保证结果可比性。
摩擦系数测定模块:集成扭矩传感器,实时计算钢球间的摩擦系数,用于评估润滑剂的减摩性能和能效特性。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