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成分分析:检测过充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种类及比例,简介为分析电解液分解、电极材料反应生成的气体组分,具体检测参数为检测组分:O₂、CO、CO₂、H₂、CH₄、C₂H₄、HF等;精度:±0.1%(体积分数)。
压力变化监测:记录过充过程中电池内部压力的动态变化,简介为监测压力上升速率、峰值压力及稳定状态,具体检测参数为量程:0-15MPa;采样频率:1Hz;精度:±0.05%FS。
温度波动测量:采集电池表面及内部关键点的温度数据,简介为分析热量累积与气体生成的关联性,具体检测参数为测温范围:-50℃-200℃;精度:±0.1℃;响应时间:≤1s。
密封性能评估:检测电池壳体及连接部件的密封能力,简介为评估过充气体泄漏风险,具体检测参数为泄漏率阈值:≤1×10⁻⁸ mbar·L/s(氦质谱法);测试压力:0.1-3MPa。
组分浓度趋势分析:跟踪特定气体组分随时间的浓度变化规律,简介为建立气体生成动力学模型,具体检测参数为时间分辨率:1min;线性范围:0-100%(满量程)。
反应速率计算:量化气体生成反应的快慢程度,简介为通过气体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推导反应级数,具体检测参数为气体产量测量精度:±0.1mL;时间同步误差:≤10ms。
热稳定性验证:测试电池材料在高温过充条件下的分解特性,简介为评估材料热失控风险,具体检测参数为升温速率:1-20℃/min;温度范围:25℃-300℃。
燃爆极限测定:确定气体混合物的爆炸下限与上限,简介为评估过充气体引发燃爆的可能性,具体检测参数为可燃气体检测范围:LEL(爆炸下限)-100%LEL;精度:±3%LEL。
残余应力检测:分析电池内部因气体生成产生的应力分布,简介为评估结构完整性,具体检测参数为应力测量范围:0-500MPa;空间分辨率:0.1mm。
气体湿度分析:测量生成气体中的水分含量,简介为研究水分对电池后续性能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为露点温度范围:-80℃-20℃;精度:±0.5℃。
锂离子电池(圆柱型):直径14-26mm、长度40-100mm的小型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工具、3C产品,检测其在过充工况下的气体生成特性。
锂离子电池(方型):尺寸可定制的大容量电池,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重点分析多串并联结构下的气体分布规律。
铅酸蓄电池: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VRLA),用于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检测极板硫化及电解液干涸引发的过充气体释放。
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或赝电容器,用于能量缓冲场景,评估其过充时的气体析出对寿命的影响。
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于车载动力,检测异常工况下膜电极组件产生的气体成分。
气体储存罐:高压储氢罐、压缩天然气(CNG)罐,用于能源运输,评估材料疲劳与过充压力叠加下的气体泄漏风险。
电解液配方系统:锂电池用有机电解液(EC+DEC+LiPF₆),检测不同配方在过充条件下的分解气体差异。
电池管理系统(BMS):集成过充保护的电子控制单元,验证其触发保护后电池的气体生成抑制效果。
过充保护电路模块:独立于BMS的保护器件(如保险丝、PTC自恢复保险丝),测试其动作延迟对气体生成量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多节电池串联/并联的组合体,模拟碰撞后内部短路引发的过充气体泄漏场景。
储能电站电池簇:由多个电池模块组成的大型储能单元,评估规模化应用下的过充气体扩散与安全防控。
ISO 16750-2:2012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电气负荷,规定车载电池过充工况的环境模拟要求。
GB/T 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明确动力蓄电池过充测试的气体泄漏与燃爆判定标准。
ASTM D5431-14(2020) JianCe Test Method for Total Gas Emissions from Stationary Sources,适用于固定源电池系统的气体排放总量测量。
IEC 62619:2017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ies and battery installations,规定工业用二次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包括过充气体排放测试方法。
GB 38031-2021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化动力电池过充工况下的气体生成量与燃爆风险限值。
JianCe 2054:2019 Household and Commercial Batteries,针对家用及商用电池的安全标准,涵盖过充时的气体释放与外壳完整性测试。
ISO 12405-1:2011 Lithium ion traction batteries and battery packs for electric road vehicles - Test specifications - Part 1: High power applications,规定电动道路车辆用高功率锂电池的过充气体生成测试流程。
GB/T 2900.11-2013 电工术语 蓄电池,统一过充、气体生成等相关术语的定义与检测指标。
ASTM E1621-14 JianCe Guide for Testing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for Use in Electric-Battery-Powered Vehicles,提供锂离子电池包过充测试的气体成分分析指南。
IEC 61960-3:2017 Secondary lithium-ion cells for the propulsion of electric road vehicles - Part 3: Safety requirements,明确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过充时的气体泄漏与燃爆防护要求。
气相色谱仪(GC-9890II):采用毛细管柱分离技术与FID、TCD复合检测器,功能为分离并定量检测过充生成气体中的O₂、CO、CO₂、烃类等组分,支持全组分定性定量分析。
压力传感器(PTG5000):基于压阻式原理的高精度压力测量器件,量程0-15MPa,功能为实时监测电池内部压力变化,记录峰值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热重分析仪(TGA-500):配备高灵敏度天平与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工作温度范围25℃-1000℃,功能为分析电解液分解产物与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关联,计算气体生成量与质量损失的关系。
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S-PRO):利用中红外光谱吸收原理的气体浓度检测设备,检测范围覆盖CO(0-10000ppm)、CO₂(0-5000ppm)等,功能为在线监测过充过程中极性气体组分的浓度变化趋势。
泄漏率检测仪(LD-2000):采用氦质谱检漏技术的痕量泄漏检测仪器,泄漏率检测下限1×10⁻⁹ mbar·L/s,功能为检测电池壳体焊接点、密封圈等部位的微小泄漏,评估过充气体的外泄风险。
高速摄像机(Phantom T40):帧率可达10000fps的高速成像设备,功能为记录过充过程中电池鼓包、产气气泡破裂等瞬态现象,辅助分析气体生成的动态过程。
微压差传感器(MPX5700AP):量程0-7kPa的高灵敏度压力差测量器件,功能为监测电池正负极与外部环境的压力差变化,评估密封结构的完整性。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DAQ6700):支持200通道以上同步采集的数据处理设备,采样速率1MHz,功能为整合压力、温度、气体浓度等多参数数据,建立过充气体生成的综合数据库。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250):测量范围-150℃-750℃的热分析仪器,功能为分析电池材料在过充过程中的放热峰,关联气体生成与热量释放的关系。
离子色谱仪(IC-2100):配备电导检测器的高精度离子分析设备,检测限0.1ppb,功能为定量检测过充气体中HF、HCl等腐蚀性离子成分,评估对电池系统的长期影响。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