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后电解液检测

  发布时间:2025-08-29 12:26:20

检测项目

锂盐浓度检测:测定循环后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LiPF₆)等主盐的含量,反映电解液电化学稳定性。检测参数:检测范围0.5-2.0 mol/L,精度±0.05 mol/L。

溶剂组成分析:分析碳酸酯类(如EC、DEC、EMC)等有机溶剂的组分及比例变化,评估溶剂分解程度。检测参数:定性识别主要溶剂种类,定量分析各组分占比误差≤2%。

pH值测定:表征电解液酸碱度变化,反映HF等酸性杂质生成情况。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14,精度±0.01 pH单位。

电导率测试:评估离子迁移能力,关联电池内阻及充放电效率。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1-10 S/cm,温度补偿范围20-40℃,精度±1%。

水分含量测定:检测循环后电解液中游离水及结合水总量,水分会与LiPF₆反应生成HF。检测参数:检测下限50 ppm,精度±10 ppm(卡尔·费休法)。

酸值测定:量化电解液中酸性物质(如HF、有机酸)含量,反映界面副反应程度。检测参数:检测范围0.1-5.0 mg KOH/g,精度±0.05 mg KOH/g。

密度测量:通过密度变化间接判断电解液成分偏离基准值的程度。检测参数:测量范围1.0-1.3 g/cm³,精度±0.0001 g/cm³。

粘度测试:评估循环后电解液流动特性,影响离子传输效率及电极浸润性。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5-5.0 mPa·s(25℃),精度±0.1 mPa·s。

金属离子杂质检测:分析Fe、Cu、Ni等过渡金属离子含量,金属离子会催化电解液分解。检测参数:检测限0.1 ppb(ICP-MS法),覆盖20种以上常见金属离子。

硫酸根离子含量测定:检测LiPF₆水解生成的SO₄²⁻杂质,影响SEI膜稳定性。检测参数:检测范围0.1-5.0 ppm,离子色谱法精度±0.05 ppm。

游离酸/碱含量检测:区分无机酸(如HF)与有机碱(如胺类)杂质,评估界面反应方向。检测参数:HF检测范围0.01-0.5 wt%,有机碱检测范围0.001-0.1 wt%,精度±5%。

检测范围

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电解液,需重点检测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关联指标。

储能电池电解液:应用于电网调峰、家庭储能的大容量电解液,关注长期循环后的离子传导稳定性。

3C产品电池电解液: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池用电解液,侧重循环后膨胀率及低温性能相关参数。

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新型钠离子体系电解液,检测循环后钠盐溶解度及溶剂化结构变化。

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针对LiFePO₄正极材料的专用电解液,分析循环后Fe溶出量及界面阻抗。

三元锂电池电解液:高镍NCM/NCA正极体系电解液,重点检测循环后过渡金属离子催化分解产物。

高温型电池电解液:用于航天、军工等高温环境的电解液,评估120℃以上循环后的分解产物及挥发性。

固态电解质配套电解液:混合固液电解质体系的液态组分,检测循环后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兼容性。

铅酸电池电解液(循环后):铅酸电池充电循环后的稀硫酸电解液,分析硫酸浓度、杂质金属离子含量。

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用于高功率储能的有机/水性电解液,检测循环后离子对解离度及分解电压变化。

检测标准

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规定动力蓄电池循环测试条件及性能评价指标,涉及电解液循环后性能关联参数。

ISO 12405-1:2011《Lithium-ion traction batteries and battery packs for electric road vehicles - Test specification - Part 1: High-power applications》:针对电动汽车高功率动力电池的测试标准,包含电解液循环后的理化性能检测要求。

GB/T 6283-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规定化工产品水分测定的卡尔·费休法,适用于电解液中水分含量检测。

ASTM D1193-2018《JianCe Specification for Reagent Water》:定义不同等级试剂水的质量要求,规范电解液检测中实验用水的标准。

GB/T 11132-2008《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组成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用于测定石油馏分中烃类组成,可参考用于电解液中溶剂组分的分离与定量。

IEC 62619:2017《Secondary lithium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use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s》:工业用二次锂电池安全标准,包含循环后电解液泄漏及腐蚀性检测要求。

GB/T 33827-2017《锂离子电池用炭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虽针对正极材料,但规定了与电解液循环匹配的膨胀率等参数,间接关联电解液检测指标。

ASTM D4363-2014《JianCe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Metals in Petroleum Product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规定石油产品中痕量金属的ICP-AES检测方法,适用于电解液金属离子杂质分析。

GB/T 24533-200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涉及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界面反应,间接要求电解液循环后对负极SEI膜稳定性的影响检测。

UN 38.3《Safety of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 Test and criteria for lithium batteries》:锂电池运输安全标准,要求循环后电解液泄漏、腐蚀性等安全性检测。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GC):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热导检测器(TCD),用于分离和检测电解液中有机溶剂(如碳酸酯类)及各组分含量,支持定性定量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通过等离子体电离样品,利用质谱检测金属离子,检测限低至ppb级,适用于电解液中Fe、Cu、Ni等过渡金属杂质分析。

卡尔·费休滴定仪:采用容量法或库仑法,基于碘与水的定量反应,精确测定电解液中游离水及结合水总量,支持微量水分检测。

离子色谱仪(IC):通过离子交换分离阴离子(如SO₄²⁻、Cl⁻)和阳离子(如Li⁺、Na⁺),配备电导检测器,用于检测电解液中无机阴离子及金属离子杂质。

数字密度计:基于振动管原理,通过测量液体振动频率计算密度值,支持恒温条件下电解液密度的高精度测量,精度可达±0.0001 g/cm³。

自动电位滴定仪:配备复合pH电极或酸碱指示电极,通过自动滴定终点判断,用于测定电解液pH值、酸值(如HF含量)及游离碱含量,支持多参数自动化分析。

旋转粘度计:通过测量液体在旋转转子作用下的阻力矩,计算粘度值,支持不同温度(20-80℃)下电解液粘度的精确测定,适用于循环前后粘度变化分析。

红外光谱仪(FTIR):利用红外光与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相互作用,分析电解液中溶剂(如碳酸酯、羧酸酯)的官能团变化,识别分解产物(如CO₂、羧酸类物质)。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通过测量特定波长光的吸收量,定量分析电解液中的金属元素(如Li、Na、K、Ca),适用于元素浓度的快速测定。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容量法):采用卡尔·费休试剂与水发生定量反应,通过滴定体积计算水分含量,适用于高精度水分检测(检测限1 ppm)。

检测服务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28419.html

400-635-0567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150674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