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痕深度测量:量化单次或循环载荷下模具表面凹陷量,检测参数包括最大压痕深度、深度增量速率。
表面硬度变化:监测压痕区域显微硬度值波动,检测参数为维氏硬度HV0.3,精度±3%以内。
残余应力分布:分析压痕周边应力场演变,检测参数包含表层200μm深度内残余应力梯度。
微观形貌观察:记录压痕边缘裂纹萌生与扩展特征,检测参数涉及裂纹长度、分支数量及扩展方向角。
材料硬化率测定:评估应变硬化指数n值变化,检测参数为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拟合值。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计算裂纹长度增量与载荷循环数比值,检测参数da/dN值范围10至10mm/cycle。
弹性回复率检测:测量卸载后压痕深度回弹量,检测参数为回复深度与最大深度百分比。
表层元素迁移:分析压痕区成分偏析现象,检测参数包括主要合金元素浓度变化量级。
晶粒变形取向:测定塑性变形导致的晶格取向差,检测参数为KAM值分布范围。
失效循环次数统计:记录初始压痕扩展至功能性失效的周期数,检测参数为Nf值离散度±5%
冷作模具钢:D2、Cr12MoV等高碳高铬钢种冲压模检测。
热锻模具材料:H13、3Cr2W8V等耐热钢锻模型腔寿命评估。
塑料成型模具:P20、718等预硬钢注塑模表面耐久性分析。
压铸模具:SKD61、DAC等铝合金压铸模热疲劳检测。
冲裁刀具:高速钢、硬质合金剪切刃口压痕耐受性测试。
轧制辊系:铸铁、高速钢轧辊表层压痕损伤研究。
粉末冶金模具:硬质合金成型模压痕累积失效监测。
玻璃成型模具:耐热铸铁模具热机械疲劳压痕评估。
橡胶硫化模具:中碳合金钢模具交变应力压痕分析。
复合材料成型模:模具钢基体增强涂层体系压痕行为检测。
ASTME10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ISO6507-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原理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技术规范
ASTME606应变控制疲劳试验标准
ISO1210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GB/T3075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
ASTME837残余应力测定钻孔应变计法
GB/T24179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方法
显微硬度计:配备自动压痕测量系统,执行维氏/努氏压头压入试验,测量精度±0.5μm。
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载荷范围±250kN,实现恒幅/变幅循环加载,模拟实际工况应力谱。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垂直分辨率0.5nm,三维重构压痕形貌,量化深度及体积参数。
X射线衍射应力仪:衍射角精度±0.01°,测定压痕区域三维残余应力张量。
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分辨率3nm,原位观察压痕裂纹萌生及微观损伤机制。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