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硬度测试:测量材料表面硬度值,常用洛氏硬度或维氏硬度标尺。
有效硬化层深度:测定从表面到硬度为550HV处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总硬化层深度:评估从表面到心部硬度过渡区的总厚度。
显微硬度梯度:在横截面上测量硬度随深度变化的分布曲线。
渗碳层深度:测定渗碳处理后的碳富集层厚度。
淬火层深度:评估淬火处理后硬化层的实际厚度。
硬度分布曲线:绘制硬度值随深度变化的图表。
显微组织分析:观察硬化层的金相组织,如马氏体含量。
碳浓度梯度:测量表面到心部的碳浓度变化。
残余应力测试:评估表面硬化引起的残余应力分布。
齿轮零件:用于动力传输系统中的齿轮部件。
轴承部件:支撑旋转机械的轴承组件。
汽车传动轴:汽车动力传输中的关键零件。
工具钢制品:用于切削或成型的工具材料。
模具组件:注塑或冲压模具的零件。
航空发动机零件:飞机引擎中的高强度部件。
石油钻具:钻井设备中的耐磨零件。
农业机械部件:拖拉机等农机的关键组件。
自行车链条:自行车传动系统的链条。
工业刀具:用于机械加工的切削工具。
ASTM E384:显微硬度测试的标准方法。
ISO 2639:渗碳层深度测定的国际标准。
GB/T 9450: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方法。
GB/T 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ISO 6508:洛氏硬度试验的国际标准。
ASTM E140:硬度换算表的标准。
GB/T 4340: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ISO 6507:维氏硬度试验的国际标准。
ASTM E3:金相试样制备的指导。
ISO 4967: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
显微硬度计:用于测量小区域的硬度,如维氏硬度。
金相显微镜:用于观察硬化层的显微组织。
表面硬度测试仪:测量材料表面硬度,如洛氏硬度计。
渗碳层深度测量仪:专用设备测定渗碳层深度。
残余应力分析仪:评估表面残余应力分布。
碳浓度分析仪:测量碳元素浓度梯度。
图像分析系统:用于金相图像的定量分析。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