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光学检测系统主要执行六类核心检测任务:
表面缺陷识别:包括划痕(深度≥5μm)、凹坑(直径≥0.1mm)、氧化斑点(面积≥0.05mm²)等物理损伤
尺寸精度验证:涵盖焊点直径(公差±0.025mm)、元件间距(误差≤0.05mm)、引脚共面度(偏差≤0.1mm)等几何参数
装配质量评估:涉及BGA芯片对位偏移(≤15%球径)、SMT元件立碑角度(≤5°)、连接器插接到位度等工艺指标
材料特性分析:包含镀层厚度(测量精度±0.5μm)、阻焊膜完整性(覆盖率≥98%)、基板翘曲度(≤0.3mm/m)等材料参数
字符标识校验:OCR识别元件编号(最小字号0.8mm)、二维码解码(容错等级≥L1)、极性标识方位判定等标记系统
污染物检测:可识别助焊剂残留(面积≥0.01mm²)、纤维碎屑(长度≥50μm)、金属粉尘(粒径≥10μm)等异物
本技术适用于以下四大工业领域的精密组件检测:
电子制造业:包括PCB线路板(最小线宽20μm)、芯片封装体(BGA间距0.4mm)、柔性电路板(曲率半径≥3mm)等
汽车工业领域:涵盖发动机控制模块(工作温度-40~125℃)、车用传感器(振动等级G5)、线束连接器(插拔寿命≥500次)等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内窥镜组件(表面粗糙度Ra≤0.2μm)、植入物支架(孔隙率误差±2%)、手术器械(刃口直线度≤0.01mm/m)等
精密机械制造:包含微型齿轮(模数≥0.3)、光学镜筒(同轴度≤2μm)、航空紧固件(螺纹中径公差IT4级)等
主要采用五种光学测量原理实现不同维度的质量管控:
多光谱成像技术:配置8波段LED光源(波长400-950nm),通过反射率差异识别材料异常区域
结构光三维扫描:使用蓝光条纹投影仪(分辨率2048×1536)配合双CMOS相机实现±5μm的Z轴测量精度
激光共聚焦显微:配备405nm激光光源与压电陶瓷位移台,实现纳米级表面粗糙度测量
高速频闪成像:采用μs级曝光控制捕捉运动部件(转速≤30000rpm)的瞬时状态
红外热成像分析:集成640×512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可定位μW级功率异常的电子元件
典型AOI系统由以下七类核心设备构成:
光学成像模块:含500万像素CMOS相机(像元尺寸3.45μm),搭配远心镜头(放大倍率0.3X-2X)
运动控制系统:采用直线电机平台(重复定位精度±1μm),配合六轴机械手(负载≥5kg)
图像处理单元:配置GPU加速卡(CUDA核心≥3584个),支持实时处理4K@60fps视频流
照明子系统:包含环形LED阵列(亮度可调范围500-150000lux),穹顶漫射光源(均匀性≥95%)
三维测量装置:集成激光位移传感器(采样频率50kHz),白光干涉仪(垂直分辨率0.1nm)
环境控制组件:配备恒温箱体(温度波动±0.5℃),主动隔振平台(衰减率≥40dB)
数据管理系统:支持SQL数据库存储原始图像与测量数据,符合ISO/IEC 17025实验室标准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