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果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指标与安全指标两大维度:
感官检验:果仁完整度(破损率≤5%)、色泽均匀度(白仁占比≥95%)、异味识别(霉变/酸败气味判定)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9.0%)、粗蛋白(≥6.5g/100g)、总黄酮(≥0.8%)、氰苷转化值(≤5mg/kg)
污染物残留:铅(≤0.2mg/kg)、镉(≤0.1mg/kg)、总砷(≤0.5mg/kg)、六六六(≤0.05mg/kg)
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10000CFU/g)、大肠菌群(≤0.3MPN/g)、霉菌(≤50CFU/g)
特征毒素:黄曲霉毒素B1(≤5μg/kg)、4'-O-甲基吡哆醇(MPN)含量测定
质量管控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原料验收阶段:新鲜银杏果表皮完整度、含水率初筛及虫蛀率评估
加工过程监控:脱毒处理效果验证(氢氰酸残留量)、烘烤温度均匀性测试
成品出厂检验:定量包装净含量核查、真空包装密封性测试(泄漏率≤3%)
市场流通抽检:仓储环境湿度监控(RH≤65%)、货架期氧化值跟踪(过氧化值≤0.25g/100g)
深加工产品延伸检测:银杏粉粒度分布(D50≤75μm)、提取物银杏内酯含量测定(≥6%)
严格遵循现行有效标准方法体系:
GB 5009.12-2017 食品中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 23200.121-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氰化物测定-离子色谱法
GB 5009.22-201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GB 4789.15-2016 霉菌和酵母计数-孟加拉红培养基法
SN/T 1961-2007 进出口食品中嘧菌酯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NY/T 1257-2006 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紫外灯照射法(用于霉变筛查)
实验室配置满足CNAS认可要求的分析设备:
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配备FPD/NPD双检测器系统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
Thermo iCAP RQ ICP-MS:多元素同步分析模式实现重金属快速筛查
CEM MARS6微波消解仪<]:密闭消解体系保障前处理安全性>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