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淀粉是由豌豆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提取而成的一种天然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化工等行业应用广泛。其检测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豌豆淀粉的各项理化性质、纯度、卫生指标等进行测定和评估,以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特定应用要求。通过检测,可以准确掌握豌豆淀粉的内在质量,保障以其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品质稳定和安全。
该检测适用于以豌豆为原料生产的各类豌豆淀粉产品,包括食用豌豆淀粉、工业用豌豆淀粉等。食用豌豆淀粉常用于食品加工中,如制作粉丝、凉粉、糕点等,其质量直接影响食品的口感、质地和安全性。工业用豌豆淀粉则在造纸、纺织、医药等行业发挥作用,对产品的粘性、稳定性等性能有重要影响。
1. 水分含量:豌豆淀粉中所含水分的比例。水分过高易导致微生物滋生,影响产品保质期。参考标准:GB/T 5009.3 - 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2. 灰分:淀粉经灼烧后剩余无机物的含量,反映原料纯度和加工工艺的清洁度。参考标准:GB 5009.4 - 2016《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3. 蛋白质含量:豌豆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水平。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影响淀粉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参考标准:GB 5009.5 - 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4. 脂肪含量:豌豆淀粉中脂肪的含量。脂肪可能影响淀粉的色泽和稳定性。参考标准:GB 5009.6 - 201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5. 粒度:豌豆淀粉颗粒的大小。粒度影响淀粉的溶解速度和产品口感。参考标准:GB/T 10461 - 2008《淀粉及其衍生物 氮含量测定》。
6. 白度:反映豌豆淀粉色泽的指标。白度高的淀粉在食品外观上更具优势。参考标准:QB/T 2345 - 2013《食用变性淀粉》。
7. 酸度:衡量豌豆淀粉酸性程度的指标。酸度异常可能表示产品有变质或加工问题。参考标准:GB/T 12090 - 2008《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
8. 粘度:反映豌豆淀粉在水中形成糊状物的粘稠程度。粘度是影响产品质地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参考标准:GB/T 22427.7 - 2008《淀粉粘度测定》。
9. 二氧化硫残留量: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使用含硫试剂,残留的二氧化硫会影响人体健康。参考标准:GB 5009.34 - 2016《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10.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镉等):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是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参考标准:GB 2762 - 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食品领域:确保豌豆淀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不同食品对淀粉的品质要求不同,准确检测可以为食品生产提供合适的原料,保证食品的口感、外观和质量稳定性。
工业领域:在造纸、纺织等行业,豌豆淀粉的质量会影响产品的物理性能和质量。通过检测选择合适质量的淀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1. 水分测定仪:通过加热和称重等原理,快速准确地测定豌豆淀粉中的水分含量。
2. 马弗炉:用于灼烧样品,将有机物完全分解,便于测定灰分含量。
3. 凯氏定氮仪:通过消化、蒸馏、滴定等步骤,测定豌豆淀粉中的蛋白质含量。
4. 索氏提取器:利用溶剂回流和虹吸原理,提取淀粉中的脂肪并进行定量分析。
5. 筛分仪:用于对豌豆淀粉进行粒度分析,确定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
6. 白度仪: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反射率,准确测定豌豆淀粉的白度。
7. 酸度计:快速、准确地测量豌豆淀粉溶液的酸度。
8. 粘度计:测量淀粉糊的粘度,以评估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变性能。
9.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准确测定豌豆淀粉中重金属含量,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10. 二氧化硫测定仪:专门用于测定豌豆淀粉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GB/T 38572-2020 食用豌豆淀粉
SN/T 5522.10-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第10部分:豌豆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