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电阻检测是通过特定仪器,在规定条件下测量材料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电阻值,用于评估材料导电或绝缘性能。它能反映材料内部载流子迁移特性,在半导体、绝缘材料等领域为材料性能判定和应用选型提供重要依据。
两电极法
原理:通过将两个电极与被测样品接触,施加一定电压,测量通过样品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样品的电阻,进而得到比电阻。
操作:将被测材料制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通常为片状或块状。把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到试样的两端,确保电极与试样接触良好。然后,给电极施加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测量通过试样的电流值。
应用场景:适用于测量电阻值较高的材料,如绝缘材料等。
局限性:由于电极与样品之间的接触电阻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四电极法
原理:使用四个电极,其中两个为电流电极,用于通入电流;另外两个为电压电极,用于测量样品上的电位差。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计算比电阻,可消除接触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操作:将四个电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被测样品上,通常是两个电流电极在外,两个电压电极在内。通入已知的恒定电流,然后用高输入阻抗的电压表测量两个电压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根据公式计算出比电阻。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比电阻测量,尤其是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等。
优势:能有效消除接触电阻和电极极化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高,可测量低电阻率的材料。
环形电极法
原理:利用环形电极围绕被测样品,通过测量环形电极间的电阻来计算样品的比电阻。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电极与样品边缘的不均匀接触问题,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操作:将被测材料制成圆柱形或圆片状,将环形电极均匀地安装在样品的周围。施加电流并测量环形电极之间的电压,从而计算出比电阻。
应用场景:特别适用于测量具有轴对称性的材料,如圆柱形的陶瓷样品、纤维材料等。
优势:对样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相对较低,测量结果受边缘效应影响小。
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塑料材料、橡胶材料、复合材料、绝缘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碳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硅片、锗片、砷化镓晶片、磷化铟晶片、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氧化锆陶瓷、石英玻璃、硼硅玻璃、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丁苯橡胶、天然橡胶、氯丁橡胶、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碳钢、电工钢等。
GB/T 31838.7-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7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GB/T 31838.6-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6部分:介电特性(AC方法) 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频率0.1Hz~10MHz)
GB/T 18216.4-2021 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 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 第4部分:接地电阻和等电位接地电阻
GB/T 31838.5-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5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浸渍和涂层材料的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GB/T 25301-2021 电阻焊设备 变压器 适用于所有变压器的通用技术条件
GB/T 18216.2-2021 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 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 第2部分:绝缘电阻
GB/T 20833.4-2021 旋转电机 绕组绝缘 第4部分:绝缘电阻和极化指数测量
GB/T 25897-2020 剩余电阻比测量 铌-钛(Nb-Ti)和铌三锡(Nb3Sn)复合超导体剩余电阻比测量
GB/T 37977.23-2019 静电学 第2-3部分:防静电固体平面材料电阻和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粉尘比电阻的测定的意义在于,之前的专栏中曾经介绍过“鉴于电除尘器的收尘原理,干式电除尘器对粉尘工况比电阻有一定要求,一般适用于104Ω·cm~1011Ω·cm”,既然电除尘器对粉尘比电阻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所以在选择除尘器型式之前和在考查电除尘器收尘性能时均应将粉尘比电阻纳入考查范围。
1、报告无“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报告无防伪二维码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