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准备:确定测试设备和待测样品。配置测试环境,确保电源和磁场设备正常工作。
设备校准:对磁场发生器和测量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设置测试参数:设定振荡频率、振幅和磁场强度等测试参数。
施加磁场:向待测样品施加特定频率和强度的振荡磁场。
数据采集:使用传感器或测量设备实时监测样品的响应,包括电流、电压和其他相关参数。
记录和分析:记录测试过程中样品的响应数据,并分析其抗扰度表现。
结果评估: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样品在振荡磁场下的抗扰度,比较预设标准或规范。
重复测试: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报告编写:整理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条件、结果分析和结论。
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医疗器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设备、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家居产品、计算机及其配件、传感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安防设备、LED照明设备、无线设备、机器人、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网络设备、游戏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检测周期:7-15个工作日。
推荐项目: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测试、指标检测等。
GB/T 17626.10-201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BS EN 61000-4-10-2017 电磁兼容性.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方法.第10节:阻尼振荡磁场抗扰试验
NF C91-004-18-2007 电磁兼容性(EMC).第4-18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 61000-4-10 AMD 1-2000 电磁兼容性(EMC) 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10节: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KS C 0271-199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OST R 50652-1994 工业设备电磁兼容性.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报告无“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报告无防伪二维码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送样委托检测,仅对来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