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检测

  发布时间:2025-01-03 08:44:20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是一家拥有豆奶检测专项实验室的的检测机构,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豆奶检测服务。我们的服务范围广泛,涵盖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生物相容性评估、可靠性验证以及材料成分剖析等多个维度。我们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资深的技术团队,确保每一项检测都能精准反映材料的真实性能。在收到样品后的7至15个工作日内,将为客户提供数据详尽、可靠的豆奶检测报告。

豆奶检测是一种专业的分析方式,旨在确保豆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这项检测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帮助生产商和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分、微生物负荷和潜在的过敏源。检测过程通常在经过认证的实验室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适用范围及相关简介

豆奶检测适用于各种豆奶产品,包括纯豆奶、豆奶粉、豆奶饮料等。它对于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市场监督、产品配方优化、标识合规性检查等各个阶段都至关重要。此外,豆奶检测还对过敏体质人群的食品安全保护起到关键作用。

检测项目及简介

  • 蛋白质含量检测:旨在测定豆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以确保其营养价值,通常使用凯氏定氮法。
  • 脂肪含量检测:检测豆奶中的脂肪百分比,通过索氏抽提法测定,判定养分组成。
  • 碳水化合物含量检测:评估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矿物质含量检测:包括钙、铁等重要矿物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
  • 微生物检测: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确保卫生安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 重金属检测:识别和测量铅、镉等有害重金属,通常采用ICP-MS技术。
  • 农药残留检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潜在的农药残留。
  • 防腐剂检测: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含量,确保符合标准。
  • 色素检测:检验证色素是否为天然或合成,确保产品真实性与安全性。
  • 口感及风味物质分析:通过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嗅闻结合分析(GC-O),提升产品质量。

参考标准

  • GB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标准。

  • GB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标准。

  • GB 5009.8-2016: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标准。

  • GB 4789.2-201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 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GB 2763-2021: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 GB 29921-2013: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

  • GB 7300.2-2018:饲料中矿物质测定标准。

  • GB 5009.11-2014: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测定。

  • GB 5009.12-2017:食品中砷的测定标准。

检测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

豆奶检测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升生产标准,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出口贸易中,符合国际检测标准则成为进入国外市场的关键,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另外,在健康饮食方面,它能够保障消费者获取真实、可靠的营养信息,保护过敏体质人群的消费安全。

实验仪器及功能

  • 凯氏定氮仪: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
  • 索氏抽提器:用于检测脂肪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检测碳水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适用于矿物质和重金属检测。
  • 气相色谱仪(GC)及质谱仪(MS):用于农药残留及风味物质分析。
  • 菌落计数器:用于微生物检测,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 ICP-MS:用于痕量重金属分析,灵敏度高。

相关检测标准(部分)

GB/T 30885-2014 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和豆奶饮料

GB/T 18738-2006 速溶豆粉和豆奶粉

QB/T 2132-2008 植物蛋白饮料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

QB 2075-1995 速溶豆粉(豆奶粉)

T/XYDN 001-2021 襄阳豆奶

T/XYDN 001-2025 襄阳豆奶

T/CIFST 019-2024 学生饮用豆奶

T/XMSSAL 0092-2023 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标准发布公告(《供厦食品豆奶》)

DB22/ 333-2002 学生豆奶(液体)

DB22/ 336-2002 高蛋白豆奶饼干

DB22/ 362-2003 高蛋白学生豆奶糕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9170.html
下一篇:蛋白饮料检测

400-635-0567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150674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