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粒径检测

  发布时间:2025-09-24 06:18:19

检测项目

质量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检测:测定气溶胶粒子群中质量分布的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用于评估颗粒物在呼吸道中的沉积特性与潜在健康风险,是健康效应研究的核心参数。

数量浓度粒径分布检测:统计单位体积空气中不同粒径区间内的颗粒物数量浓度,揭示颗粒物的数浓度特征,对于超细颗粒物污染研究及纳米材料暴露评估至关重要。

表面积浓度粒径分布检测:测量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总表面积浓度,因其与颗粒物的化学反应活性及生物效应密切相关,是毒性评价和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颗粒物几何粒径检测:直接测量颗粒物的物理几何尺寸,适用于研究球形或规则形状颗粒的实际大小,为形态学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检测:依据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行为等效直径进行分级测量,直接反映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与沉降规律,是空气采样器设计及剂量评估的依据。

颗粒物数量中位直径检测:确定气溶胶粒子数量分布的中位直径,用于表征颗粒物群体的主要数量集中范围,适用于燃烧源排放等过程的快速诊断。

粒径分布几何标准偏差检测:计算粒径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以量化颗粒物群体的分散均匀程度,用于判断气溶胶来源的单一性或复杂性。

可吸入/胸腔/呼吸性颗粒物比例检测:根据粒径分级结果计算不同健康相关粒径区间(如PM10, PM4, PM2.5)的质量或数量占比,直接服务于职业健康与环境卫生标准。

颗粒物形态学特征分析:通过显微成像技术观察并分析颗粒物的形状、聚集状态及表面结构,辅助判断颗粒物的来源与形成机制。

实时粒径谱检测:对气溶胶粒径分布进行连续在线监测,获取高时间分辨率的粒径谱演变数据,用于捕捉动态过程的瞬态特征。

检测范围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对城市、区域背景点及特定污染区域的环境空气进行颗粒物粒径分布监测,为污染特征分析及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工业卫生与职业暴露评估:监测 workplaces 中由工业过程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分布与浓度,评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并指导防护措施。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检测住宅、办公室、学校等室内环境中的气溶胶来源、浓度及粒径分布,关注人体暴露与健康舒适度的影响。

大气科学研究:研究云凝结核、冰核等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气候系统中的辐射强迫效应,服务于气候变化模型。

燃烧源排放表征:对机动车尾气、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等各类燃烧过程排放的颗粒物进行粒径谱测量,用于源解析与排放清单编制。

制药行业气溶胶测试:检测吸入式药物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确保其有效沉积于目标呼吸道区域,是药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电子工业洁净室监控:监测半导体制造、精密仪器等超净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与粒径,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表征人工纳米材料在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中释放的颗粒物粒径与聚集状态,评估其环境健康风险。

医疗器械性能验证:对医用雾化器、吸入器等设备产生的气溶胶进行粒径检测,验证其输出性能是否符合医疗应用标准。

过滤器与防护用品效率测试:通过发生特定粒径的气溶胶来测试空气过滤器、呼吸防护口罩等产品的过滤效率与分级穿透特性。

检测标准

ISO 21501-1:2009《粒度分布测定 单粒子光相互作用法 第1部分:光散射气溶胶光谱仪》:规定了基于光散射原理的气溶胶粒径谱仪的校准、验证及测量方法,确保不同仪器测量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

ISO 15900:2020《气溶胶粒径分布测定 差分电迁移率分析系统》:提供了使用差分电迁移分析仪(DMA)系统测定亚微米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标准化方法,包括系统设置、操作与数据处理程序。

ISO 28439:2011《 workplace atmospheres 超细气溶胶/纳米气溶胶表征 使用微分电迁移率分析系统测定粒径分布与数量浓度》:专门针对 workplaces 中超细及纳米气溶胶的测量,规定了使用DMAS系统进行暴露评估的标准化程序。

GB/T 6165-2021《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效率和阻力》:国家标准中规定了采用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特定粒径的颗粒物来检验过滤器效率的方法,涉及粒径选择与检测。

GBZ/T 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分散度测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关于工作场所粉尘颗粒物分散度(即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包括显微镜法和光散射法等。

ASTM F328-98(2013)《惯性冲击器测定吸入式药物气溶胶粒径的标准实践》:提供了使用多级液体冲击器测定药用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的标准操作规程。

ASTM D6062-2013《气溶胶粒径分布差分迁移分析仪校准标准指南》:为指导差分电迁移分析仪的校准提供标准程序,以确保其粒径测量的溯源性。

EN 481:1993《工作场所大气 气溶胶颗粒测量中粒径定义的选择标准》:欧洲标准,定义了与健康相关的可吸入、胸腔和呼吸性颗粒物的粒径范围,为健康相关的粒径选择提供依据。

JJF 1190-2008《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定了基于光散射原理的粒子计数器的校准方法,包括粒径阈值与计数效率的校准。

US EPA Method 5I《固定源排放中颗粒物粒径的测定(惯性冲击器法)》:美国环境保护署方法,规定了使用级联冲击器采样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放颗粒物粒径分布的标准化程序。

检测仪器

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通过施加变化的电场对带电颗粒物按电迁移率进行分级,精确测量亚微米气溶胶的粒径分布与数量浓度,分辨率高,是研究纳米气溶胶的核心设备。

aerodynamic 粒径谱仪:利用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行为,通过加速喷嘴与激光测速系统实时测量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适用于PM10、PM2.5等健康相关颗粒物的快速监测。

光学粒子计数器:基于光散射原理,对单颗粒物进行计数并按预设粒径通道进行统计,能够快速提供环境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粒径分布,广泛应用于洁净度监测。

级联冲击器:一种基于惯性撞击原理的多级采样器,通过不同切割粒径的撞击板对气溶胶进行粒径分级并收集,后续通过称重或化学分析获取质量粒径分布,常用于源测试和吸入毒理学研究。

冷凝粒子计数器:通过使超细颗粒物在饱和蒸汽中冷凝生长为更大颗粒,从而实现对低至数纳米颗粒物的高灵敏度计数,常用于测量总颗粒物数量浓度或作为其他粒径谱仪的辅助计数器。

检测服务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33194.html

400-635-0567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150674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