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定量分析: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精度±0.5%,检测范围50-2000mg/cm³
骨小梁结构参数:基于μCT扫描计算骨体积分数(BV/TV),分辨率达10μm
骨皮质缺损量化:裂缝宽度检测下限50μm,定位精度±20μm
肿瘤骨侵蚀评估:Micro-CT三维重建侵蚀体积,误差率<3%
骨髓水肿检测:T2-mapping弛豫时间测定,阈值设定60-80ms
破骨细胞活性监测:TRAP染色阳性细胞计数,每视野±3个误差
骨转移灶体积测定:MRI-T2加权像三维分割,体素尺寸0.2×0.2×1mm³
神经侵犯评估:PGP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密度统计
血管新生指数:CD31标记微血管密度计数,标准视野0.25mm²
骨代谢标志物:ELISA法检测血清CTX-I,灵敏度0.02ng/mL
骨矿化沉积率:四环素双标记法测量,荧光显微镜20倍镜观测
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三点弯曲试验,加载速率0.5mm/min
啮齿类骨转移模型:小鼠胫骨/股骨原位移植瘤模型
大型动物脊柱模型:犬类椎体转移性骨痛模型
人源化PDX模型:患者来源肿瘤组织的骨植入模型
溶骨性病变模型:MDA-MB-231乳腺癌细胞诱导骨破坏
成骨性病变模型:PC-3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
多发性骨髓瘤模型:5TGM1细胞致脊椎溶骨病变
骨靶向药物评价:双膦酸盐类药物疗效监测
放射性核素治疗:钐-153 EDTMP在骨病灶分布检测
镇痛药物测试:μ阿片受体激动剂效力评估
生物材料植入: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降解监测
基因治疗载体:骨靶向腺病毒转染效率测定
免疫疗法评价:抗RANKL抗体对破骨细胞抑制效应
ISO 10993-6:2016 医疗器械骨植入局部效应试验
ASTM F2883-11 动物骨植入材料组织学评价标准
GB/T 16886.6-201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植入后反应试验
AAALAC国际实验动物护理评估标准
ISO 5725-2:2019 测量方法与结果准确度验证规范
GB/T 27417-2017 化学分析方法确认指南
ICH S9 抗肿瘤药物非临床评价指导原则
ISO 14040:2006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框架
ASTM E171-11(2020) 射线照相参考底片标准
GB/Z 34234-2017 实验动物肿瘤模型制作规范
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分辨率4μm,实现骨小梁三维建模
9.4T小动物MRI:配备专用骨关节线圈,层厚0.1mm
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速度15cm/min,精度0.1g/cm²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405/488/561nm三色激光,Z轴分辨率0.3μm
活体光学成像系统:灵敏度1×10⁴光子/sec/cm²/sr
冷冻切片机:温控范围-35℃至20℃,切片厚度1-100μm
全自动酶标仪:检测波长范围280-850nm,支持化学发光
材料试验机:最大载荷10kN,配备三点弯曲夹具
显微硬度计:载荷范围0.01-2000g,分辨率0.1μm
流式细胞分选仪:六色荧光检测,分选速度70000细胞/秒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质量精度0.1ppm,检测限0.1pg/mL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