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镀层硬度性能检测包含五大核心指标:镀层本体显微硬度、界面结合强度、厚度均匀性、孔隙率分布及耐磨性能。其中显微硬度测试通过压痕载荷-位移曲线计算镀层材料抵抗塑性变形能力;结合强度测试评估镀层与基体间的附着力临界值;厚度测量验证工艺稳定性;孔隙率分析反映镀层致密程度;耐磨测试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表面损耗速率。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电镀(镀铬/镍/锌)、化学镀(Ni-P/Ni-B)、热浸镀(锌/铝)、物理气相沉积(PVD/CrN/TiN)等各类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具体涵盖汽车零部件电镀层(活塞环/传动轴)、电子接插件化学镀层(PCB金手指)、航空航天高温防护涂层(涡轮叶片MCrAlY涂层)及工具模具强化镀层(冲压模Cr涂层)。检测对象基材包括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基体及工程塑料等非金属基体。
检测方法
显微维氏硬度法(ISO 4516)采用0.098-9.8N试验力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纳米压痕法(ASTM E2546)通过连续刚度测量技术获取硬度-位移曲线;划痕试验法(ISO 20502)使用金刚石压头以恒定或递增载荷划擦表面直至镀层剥离;X射线衍射法(SAE J784a)通过晶格畸变分析残余应力对硬度的影响;截面显微分析法(ASTM B487)结合电解抛光制备试样观测镀层/基体界面结构。 洛氏硬度法(ASTM E18)适用于厚度>25μm的硬质镀层;努氏硬度法(GB/T 4340.2)专用于薄至1μm的装饰性镀层;超声波测厚法(ISO 2178)实现非破坏性厚度测量;电化学孔隙率测试(DIN 50953)通过电解液渗透评估缺陷密度;往复摩擦试验机(ASTM G133)模拟线性磨损工况记录摩擦系数变化曲线。
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d/file/p/ea/43/12872.jpg/d/file/p/ea/43/12872.jpg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