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药物检测体系包含八大核心项目:活性成分定量分析(主成分含量测定)、杂质谱研究(包括已知杂质与未知降解产物)、溶出度与释放度测试(评估制剂生物等效性)、微生物限度检查(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及控制菌检测)、重金属残留分析(铅、砷、镉、汞等)、水分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pH值检测(液体剂型关键指标)以及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迁移物与吸附效应评估)。其中活性成分含量偏差需控制在标示量的95%-105%,重金属总量不得超过10ppm。
检测对象覆盖全部OTC药物类别:解热镇痛类(如布洛芬片剂)、消化系统用药(铝碳酸镁咀嚼片)、皮肤外用制剂(酮康唑乳膏)、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复合维生素泡腾片)及中药OTC产品(板蓝根颗粒)。具体涵盖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软膏剂、栓剂等12种剂型。特殊类别包括儿童专用制剂(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速释/缓释制剂(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及复方制剂(氨酚烷胺颗粒),均需进行差异化检测方案设计。
采用三级方法验证体系:首选药典法定方法(如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其次为经过验证的替代方法(UPLC-MS用于复杂基质分析),特殊情况下开发定制化检测方案(近红外光谱快速筛查技术)。微生物检测执行USP<61>和<62>章节规范,使用薄膜过滤法处理抑菌性样品。稳定性研究采用加速试验(40℃±2℃/75%RH±5%)与长期试验结合模式。痕量杂质分析应用LC-QTOF高分辨质谱技术,检出限可达0.01%。
核心实验设备包含: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DAD/FLD检测器)完成90%以上成分分析任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挥发性成分及残留溶剂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现痕量元素精准定量;全自动溶出度测试仪(配备12通道在线取样系统)符合FDA溶出曲线相似性判定要求;激光粒度分析仪控制原料药粒径分布;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基于ATP生物发光原理)将培养周期从7天缩短至48小时;稳定性试验箱群组满足ICH Q1A至Q1E全项存储条件模拟。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