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杯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检测模块:
原料成分验证:通过矿物组成分析确认紫砂泥料产地及纯度(SiO₂/Al₂O₃/K₂O比例),鉴别是否掺杂普通陶土或化工染料
安全性能测试:依据GB 4806.4标准开展铅、镉等重金属迁移量测定(4%乙酸溶液浸泡24小时)
物理性能评估:包含热震稳定性(200℃温差急变测试)、吸水率(煮沸法测定)、抗冲击强度(摆锤冲击试验)等指标
工艺质量检验:涉及表面光洁度(粗糙度仪测量)、气孔率(压汞法)、烧结程度(XRD物相分析)等参数
现行检测标准适用于以下三类紫砂制品:
原料分类检测:紫泥/朱泥/段泥/绿泥等不同矿源泥料的元素指纹图谱建立
成型工艺鉴别:手工拍打成型与模具注浆成型的微观结构差异分析(200倍电子显微镜观测)
功能场景区分:日常使用器具与收藏级艺术品的性能指标分级要求(参照QB/T 3732规范)
生命周期监测:新品初始性能与使用老化后性能对比测试(500次冷热循环模拟实验)
项目类别 | 执行标准 | 技术要点 |
---|---|---|
化学成分分析 | GB/T 16597-2019 |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进行全元素扫描,配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定量分析微量元素 |
重金属溶出量 | GB 31604.34-2016 | 模拟酸性环境(pH=3.5)下进行72小时连续浸提实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溶出浓度 |
热稳定性测试 | QB/T 1993-2011 | 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20分钟升温至200℃,立即投入20℃水中观察裂纹产生情况 |
微观结构观测 | GB/T 27788-2020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合能谱仪(EDS)进行断面形貌观察及元素面分布分析 |
X射线衍射仪(XRD)
热膨胀系数测定仪
全自动比表面分析仪
微波消解系统
三维形貌仪
以上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测量数据符合JJF系列计量规范要求。实验室环境参数严格控制在温度23±2℃、湿度50±5%范围内。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