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卫生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2 08:11:03

检测项目

中央空调卫生检测包含微生物污染指标、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风管内部沉积物量三大核心项目。微生物指标重点检测送风中细菌总数与真菌总数,依据GB 50365-2019要求细菌总数应≤500 CFU/m³,真菌总数≤500 CFU/m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采用重量法测定,标准限值为0.15 mg/m³。

风管系统清洁度检测包含积尘量测定与表面微生物检验两项。积尘量采用擦拭法取样,每平方米表面积尘量不得超过1.0 g。生物污染物检验需采集风管内壁表面样本进行ATP生物荧光检测,相对光单位(RLU)应≤1000。

补充项目包括新风量验证与冷凝水军团菌检测。新风量通过风速仪测量换气次数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的80%以上。冷凝水样本需采用BCYE培养基进行军团菌培养鉴定,阳性检出即判定为严重卫生隐患。

检测范围

检测范围覆盖中央空调系统全流程组件:送风系统需重点监测主风管段、支风管连接处及末端送风口;回风系统应检查回风口过滤网积尘量与回风箱内部污染状况;空气处理机组需对表冷器翅片、加湿器水盘进行微生物采样。

冷却水系统须采集冷却塔水体样本进行嗜肺军团菌培养分析;冷凝水排放管路需检查排水坡度与U型弯管液封有效性;风机盘管单元应拆解检查翅片间隙积尘与冷凝水托盘的生物膜形成情况。

特殊区域包括医院手术室净化机组需增加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餐饮场所排风系统应重点检测油烟沉积物厚度;数据中心机房空调需额外进行静电除尘装置效率验证。

检测方法

微生物采样采用沉降法与撞击法并行策略:在送风口1米处放置直径9 cm的营养琼脂平皿(沉降法),同时使用六级筛孔空气采样器(撞击法)采集定量空气样本。培养温度设定为36℃±1℃(细菌)和28℃±1℃(真菌),培养时间分别为48小时与5天。

颗粒物浓度测定执行GB/T 17095标准:在空调正常运行工况下,使用激光散射式颗粒物计数器在距离送风口0.5米处连续监测15分钟,取三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测量时应关闭门窗并保持室内人员静止。

风管内部检查采用机器人摄像系统与定量采样相结合的方式:使用管道内窥镜机器人拍摄至少20%的管道内表面积影像资料;同时在主风管段开设检修孔进行擦拭法取样,取样面积不小于50 cm²。

检测仪器

微生物采样设备包括FA-1型多级撞击式采样器(流量28.3 L/min)、MAS-100 NT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精度±5%)。颗粒物检测使用TSI 8533粉尘监测仪(量程0.001-150 mg/m³)、GRIMM 1.109气溶胶粒径谱仪(通道数31)。

管道检查装备配置RIDGID SeeSnake系列高清管道机器人(分辨率1280×960)、Testo 405i热敏式风速计(量程0-20 m/s)。实验室分析设备包含Binder恒温培养箱(温度波动±0.3℃)、BioTek Synergy H1酶标仪(波长范围200-999 nm)。

辅助设备涉及Fluke 985粒子计数器(6通道粒径分级)、KANOMAX 4071三维风速仪(精度±3%读数)。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年度校准,校准证书有效期覆盖检测周期。

检测服务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10139.html
上一篇:胶带检测

400-635-0567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150674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