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润滑脂滴点测定的核心检测项目包含以下三类:
- 基础滴点测定:通过标准化加热程序确定润滑脂从半固态转变为液态的临界温度值(单位:℃),该参数直接表征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阈值。
- 相变特性分析:记录试样在升温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动态特征曲线,包括初始软化温度、相变速率等二级参数。
- 热稳定性验证:对经高温处理后的试样进行重复测试,评估其滴点值的偏移幅度(允许偏差≤5%)。
所有测试项目均需符合GB/T 4929-2022《润滑脂滴点测定法》中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法适用于以下三类润滑脂产品:
- 皂基润滑脂:包括锂基脂(L-XBCHB)、钙基脂(L-XBCMA)及复合皂基体系(L-XBCHD)等传统产品。
- 非皂基润滑脂:涵盖膨润土脂(L-XBCHA)、聚脲脂(L-XBCGE)等新型高温润滑材料。
- 特种功能润滑脂:包含含固体添加剂型(如二硫化钼改性)、宽温域型(-40℃~200℃)及食品级NSF H1认证产品。
测试对象需满足初始锥入度(25℃)在220~340范围内的基础要求。
检测方法
现行主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技术路径:
- 环球法(Ring and Ball Method):
- 将试样填充至标准黄铜环(内径17.5mm±0.1mm)中并刮平表面
- 将钢球(直径9.5mm±0.1mm)置于试样表面中心位置
-
-
- U型管法(ASTM D566):
-
-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
-
检测仪器
标准测试系统由以下核心模块构成:
- 温控系统: - 高精度数显温控仪(分辨率0.1℃) - 硅油浴槽(工作容积≥3L) - PT100级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 PID控温算法(波动度≤±0.3℃)
- 机械组件: - ASTM标准黄铜环套装(含定位支架) - GCr15轴承钢球(洛氏硬度HRC62-65) - 石英玻璃观察窗(耐温300℃)
-
所有计量器具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年度校准,其中温度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应控制在±0.5℃范围内
检测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d/file/p/1f/57/5064.jpg/d/file/p/1f/57/5064.jpg
本文链接:http://test.yjssishiliu.com/shiyouhuagong/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