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间隙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6 15:42:50

电气间隙检测找什么单位?检测中心依据相关电气间隙检测标准,根据客户需要的电气间隙检测项目,制定科学的电气间隙检测方法,并出具科学严谨的检测报告,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检测需求。

检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使用精度符合要求的量具,如卡尺、千分尺、塞尺等,直接测量两个带电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接地部件之间的最短距离。该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结构较为简单、空间开阔的电气设备,但对于复杂结构或难以直接触及的部位测量精度会受影响。

模拟测量法:对于一些形状复杂、难以用常规量具直接测量的电气间隙,可采用模拟量规进行测量。根据电气间隙的最小允许值制作相应的量规,将量规放入被测部位,若量规不能通过,则表明电气间隙符合要求。这种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复杂形状的间隙测量,但需要提前制作专门的量规,且量规的精度会影响检测结果。

图纸计算法:在电气设备的设计阶段或无法对设备进行实际测量时,可根据设备的设计图纸,利用几何计算的方法来确定电气间隙。通过对图纸上各部件的尺寸、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电气间隙的数值。该方法依赖于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尺寸偏差等情况考虑不足,一般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三维建模测量法: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根据电气设备的实际尺寸和结构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在模型中测量带电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接地部件之间的最短距离,来确定电气间隙。这种方法能直观地展示电气设备的内部结构,对于复杂空间结构的电气间隙测量具有优势,但建模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保证建模数据的准确性。

光学测量法:采用光学仪器,如激光测距仪、光学显微镜、三维光学扫描仪等进行电气间隙测量。激光测距仪可用于测量较大空间的电气间隙,通过发射激光并测量反射光的时间来计算距离;光学显微镜则适用于微小电气间隙的测量,可将被测部位放大后进行精确测量;三维光学扫描仪能快速获取物体的三维外形数据,进而分析得出电气间隙值。光学测量法精度高、非接触式测量对被测物体无损伤,但仪器设备成本较高,部分仪器对测量环境要求也较高。

适用范围

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配电箱、配电柜、开关柜、控制柜、变频器、UPS 电源、电焊机、电动工具、电机、家用电器、照明灯具、开关插座、电缆、母线槽、绝缘子、穿墙套管、高压成套设备、低压成套设备、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电磁流量计、PLC 控制器、工控机、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等。

检测周期:7-15个工作日

推荐项目:指标检测、性能测试、理化性能、成分分析等。

相关标准

GB/T 16935.5-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5部分:不超过2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方法

GB/T 32350.1-2015 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 第1部分: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BS PD IEC/TR 63040-2016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特别是小于等于2 mm距离的指南. 研究影响参数的试验结果

IEC 62497-1 AMD 1-2013 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1部分:基本要求.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间隙及漏电距离

IEC 62497-1 Edition 1.1-2013 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1部分:基本要求.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间隙及漏电距离

TB/T 3251.1-2010 轨道交通.绝缘配合 第1部分: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DIN EN 60664-5-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5部分:测定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等于或小于2mm的综合方法

IEC 60664-5-2007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5部分:不超过2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方法

EN 60664-5-2007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5部分:不超过2 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方法

NRS 060-2005 额定电压不超过145 kV的电气系统的人身安全间隙实施规程

相关介绍

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此电压很快就引起电击穿,因此在确认电气间隙大小的时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的内部和外部过电压(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在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设备或运用过电压保护器时所出现的过电压大小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将过电压分为Ⅰ至Ⅳ四个等级。

检测报告注意事项

1、报告无“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报告无防伪二维码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送样委托检测,仅对来样负责。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xingnengjiance/2301.html

400-635-0567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150674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