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检测什么单位可以做?检测项目及标准有哪些?费用是多少?中析检测研究所实验室可根据GB/T 12005.2-1989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法等相关标准制定试验方案。对聚丙烯酰胺检测的固含量等项目进行检测分析。并出具严谨公正的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检测报告。
烘干法:在一定温度下,将聚丙烯酰胺样品烘干至恒重,通过测量烘干前后样品质量的变化,计算出样品中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进而得出固含量。
卡尔・费休法:利用卡尔・费休试剂与样品中的水分发生定量反应来测定水分含量,进而得到固含量。卡尔・费休试剂由碘、二氧化硫、吡啶和甲醇等组成。
热重分析法: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样品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关系。聚丙烯酰胺样品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和挥发物会逐渐逸出,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可以确定样品在不同温度阶段的质量变化,从而得出固含量。
分子量与粘度:固含量与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和溶液粘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固含量较高时,在相同的溶解条件下,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溶液的粘度会相应增加。这是因为高固含量意味着单位体积内聚合物分子数量增多,分子链之间的缠结程度增大,从而使溶液的内摩擦力增大,表现为粘度上升。而分子量是影响聚丙烯酰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固含量有助于保持和提升产品的分子量,进而增强其在絮凝、增稠等方面的性能。
稳定性:较高的固含量通常有利于提高聚丙烯酰胺的稳定性。固含量高,产品中的水分含量相对较低,减少了因水分引起的水解、氧化等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水分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低水分含量能降低聚合物分子与水的接触,减缓分子链的降解和交联反应,从而延长产品的储存期和使用寿命。例如,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低固含量的聚丙烯酰胺可能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生潮解,导致性能下降,而高固含量产品则能更好地保持其原有性能。
GB/T 38482-2021 动物源性I型胶原蛋白成分测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GB/T 17514-2017 水处理剂 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GB 3162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丙烯酰胺
GB/T 31246-2014 水处理剂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GB/T 17514-2008 水处理剂 聚丙烯酰胺
GB/T 22312-2008 塑料 聚丙烯酰胺 残留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方法
GB/T 12005.10-1992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 粘度法
GB/T 12005.1-1989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测定方法
GB/T 12005.5-1989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
GB/T 12005.8-1989 粉状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测定方法
GB/T 12005.6-1989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测定方法
GB/T 12005.2-1989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法
将一定量的试样,在一定的温度和真空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干燥后试样的质量占干燥前试样质量的百分数即为聚丙烯酰胺的固含量。
1、报告无“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报告无防伪二维码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