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定性分析是鉴别纤维种类的关键手段。运用显微镜观察纤维形态,借助化学试剂测试溶解特性,通过燃烧法判断燃烧特征,结合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化学结构,以此精准确定纤维所属类别,广泛用于纺织、造纸等诸多行业。
显微镜观察法: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向和横向形态。不同纤维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如棉纤维纵向有天然转曲,横向呈腰圆形;羊毛纤维表面有鳞片,横截面近似圆形。该方法简单直观,可初步鉴别纤维种类。
燃烧法:通过观察纤维燃烧时的现象,如燃烧速度、火焰颜色、气味及燃烧后的残渣形态来判断纤维类型。如棉、麻等纤维素纤维燃烧迅速,有烧纸味,灰烬呈灰白色;羊毛燃烧时起泡,有烧焦羽毛味,灰烬为黑色小球,易碎。
化学溶解法:根据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溶解性能来鉴别纤维。例如,锦纶可溶于浓硫酸,而涤纶在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仅在高温下可溶于部分有机溶剂,利用这一特性可区分二者。
红外光谱法:每种纤维都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光谱,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将其与标准谱图对比,可准确确定纤维的化学结构和种类,适用于多种纤维的定性分析,尤其对一些难以用常规方法鉴别的纤维效果显著。
密度梯度法:将两种密度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形成密度梯度柱。把纤维放入柱中,根据纤维在柱中悬浮的位置,测定其密度,进而鉴别纤维种类。不同纤维密度不同,如丙纶密度较小,会浮于上层,而粘胶纤维密度较大,下沉位置较低。
荧光法:利用纤维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不同颜色荧光的特性进行鉴别。部分纤维经荧光染色处理后,荧光特征更为明显。如腈纶在紫外线照射下一般呈淡蓝色荧光,而氯纶则无荧光或荧光很弱。
天然棉纤维、天然麻纤维、羊毛纤维、兔毛纤维、蚕丝纤维、柞蚕丝纤维、椰壳纤维、剑麻纤维、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竹纤维、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羽绒纤维、聚酯纤维、锦纶纤维、腈纶纤维、氨纶纤维、丙纶纤维、维纶纤维、氯纶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莫代尔纤维、粘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等。
GB/T 8695-1988: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形态词汇
GB/T 9341-2008: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 13782-1992:纺织纤维长度分布参数试验方法 电容法
GB/T 16256-2008:纺织纤维 线密度试验方法 振动仪法
GB/T 17644-2008: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
GB/T 22282-2008:纺织纤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GB/T 22798-2019:毛巾产品脱毛测试方法
GB/T 22799-201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
GB/T 22843-2009:枕、垫类产品
GB/T 22864-2009:毛巾
GB/T 22864-2020:毛巾
GB/T 26384-2011:针织棉服装
GB/T 28846-2012:红领巾
ISO 4052-1983 咖啡 咖啡碱含量的测定(参照法)
检测中,常见的有羊毛,兔毛,山羊绒,马海毛,羊驼毛,桑蚕丝,柞蚕丝。具有鳞片的纤维:所有角蛋白纤维除丝类外用显微镜继续观察截面.和标准中的特征与样照片对比,其他确定方法还有燃烧状态和溶解性。遗漏见于量少及纱线多的情况下。
1、报告无“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报告无防伪二维码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