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破解抵抗能力:评估加密算法对穷举搜索攻击的防御效能,检测参数包括最大尝试次数阈值(≥10^18次)、单字符组合破解时间(>10^6秒)。
密钥交换协议漏洞检测:分析密钥协商过程中是否存在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等风险,检测参数包括协议消息完整性校验失败率(≤0.001%)、临时密钥更换周期(≤24小时)。
密文统计特性分析:测试密文数据的字节频率分布、游程长度分布等统计特征与明文的关联性,检测参数包括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p≤0.01)、自相关函数峰值(≤0.05)。
侧信道攻击抵抗测试:通过功耗、时间、电磁辐射等侧信道信息恢复密钥的可行性,检测参数包括功耗分析信噪比(≤30dB)、时间差分攻击成功率(≤5%)。
密钥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性:验证密钥生成、存储、分发、销毁全流程的安全性,检测参数包括密钥存储熵值(≥256位)、销毁后残留信息量(≤1bit)。
抗差分攻击能力:评估加密算法对差分密码分析的抵抗能力,检测参数包括差分特征概率(≤2^-64)、高阶差分攻击复杂度(≥2^128)。
抗线性攻击能力:测试加密算法对线性密码分析的防御效能,检测参数包括线性逼近偏差(≤2^-40)、线性攻击复杂度(≥2^100)。
量子计算抗性评估:分析加密算法在量子计算机环境下的脆弱性,检测参数包括Shor算法分解大整数时间(>10^15年)、Grover算法搜索密钥空间时间(>10^20次操作)。
加密协议握手过程安全性:检查TLS、IPSec等协议握手阶段的认证、密钥交换、会话密钥生成环节的安全性,检测参数包括握手消息篡改检测率(100%)、会话重用攻击成功率(≤0.001%)。
加密系统鲁棒性测试:验证加密系统在高负载、异常输入、硬件故障等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检测参数包括最大并发连接数(≥10^5)、错误注入恢复时间(≤100ms)。
对称加密算法实现:如AES-256、3DES等算法在通信系统中的软硬件实现,用于数据加密传输。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如RSA-4096、ECC-521等公钥算法在密钥交换、数字签名中的应用。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基于BB84、B92等协议的量子加密设备,用于高安全等级密钥分发。
VPN通信协议:如IPSec、OpenVPN、WireGuard等协议在远程接入中的加密保护。
移动支付加密模块:金融IC卡、手机支付终端中的加密芯片及通信协议,保障交易数据安全。
物联网设备通信协议:MQTT-SN、CoAP等轻量级协议在传感器网络中的加密传输。
卫星通信加密链路:卫星与地面站、卫星间链路的数据加密系统,防止空间信号截获。
云存储数据加密服务:对象存储、块存储中的端到端加密方案,保护云端数据隐私。
工业控制系统通信协议:Modbus/TCP、PROFINET等工业协议的安全增强加密模块。
区块链共识算法加密层:PoW、PoS等共识机制中的哈希算法、签名算法实现。
ISO/IEC 18033-3:201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加密算法 第3部分:分组密码,规定AES等分组密码的测试方法。
NIST SP 800-131A Rev.2 信息安全指南 密码学指南,提供密钥长度和算法过渡的建议要求。
GB/T 32907-2016 信息安全技术 SM3密码杂凑算法,规范我国自主设计的SM3算法的实现与测试。
RFC 8446 传输层安全(TLS)协议版本1.3,定义TLS 1.3的握手流程和安全特性。
IEEE 1609.2-2016 车载环境无线接入(WAVE) 安全服务,规定车载通信系统的加密与认证要求。
FIPS 140-3 安全要求 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出版物,针对加密模块的安全认证标准。
ETSI TS 103 456 V1.2.1 5G安全 5G系统安全架构,明确5G通信网络的安全功能与测试方法。
ISO/IEC 20897:201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侧信道攻击防护评估方法,指导侧信道攻击的测试与防护。
GB/T 20518-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格式,规范数字证书的结构与编码要求。
ASTM F2247-16 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测试方法,提供WEP、WPA、WPA2等安全协议的测试步骤。
密码分析专用工作站:配备多核高性能处理器及大规模并行计算单元,支持暴力破解、字典攻击等算法测试,最大计算能力达10^18次/秒。
协议分析仪:支持10Gbps线速抓包,具备深度包检测(DPI)功能,可解析TLS、IPSec等200+种通信协议,检测握手过程异常。
电磁信号采集仪:带宽覆盖100kHz-6GHz,采样率10GS/s,内置近场探头阵列,用于采集加密设备工作时的电磁泄漏信号。
熵值测试仪:集成NIST SP 800-90B熵源测试模块,支持连续熵、瞬时熵等多种熵值测量,测量精度±0.1位/比特。
侧信道分析系统:包含功耗分析模块(分辨率10μW)、时间分析模块(分辨率1ns)、电磁分析模块(分辨率1mV),可执行差分功耗分析(DPA)、相关功耗分析(CPA)等测试。
硬件安全测试平台:支持侧信道攻击、故障注入(电压毛刺、时钟抖动)、激光注入等物理攻击测试,配备高精度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接口。
量子密钥分发测试仪:集成单光子源、探测器阵列及干涉仪,用于测试BB84协议的光子数分离攻击(PNS)、时移攻击等量子层安全漏洞。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