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素体晶粒尺寸:反映金属材料热处理后晶粒细化程度,影响强度与韧性;测量范围0.1-200μm,采用截点法计算,精度±0.05μm。
奥氏体晶粒度:评估奥氏体不锈钢等材料晶粒大小,采用标准评级图对比;测量范围5-200级(ASTM标准),统计晶界交点数量确定级别。
球形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用于增材制造原料,表征不同粒径颗粒占比;D10(累计10%粒径)测量范围1-500μm,误差≤2%,配备干法分散系统防止团聚。
片状金属粉末长径比:影响涂层均匀性与结合强度,定义为颗粒长度与厚度比值;测量范围2-20:1,统计样本量≥1000颗,采用图像分析法。
金属颗粒球形度:量化颗粒接近球形的程度,0为不规则颗粒,1为完美球形;通过轮廓拟合计算,测量范围0-1,适用于铜、铝等金属粉末。
纳米金属颗粒分散度:评估纳米银、铜粉等分散状态,反映颗粒间团聚程度;粒径范围10-500nm,同步测量Zeta电位(-300到+300mV),采用动态光散射法。
金属粉末流动性指数:衡量粉末流动难易程度,影响成型效率;霍尔流速计法测量50g粉末流出时间,单位s/50g,测量范围5-60s/50g。
金属颗粒表面粗糙度:影响涂层结合力与机械性能,表征颗粒表面微观起伏;Ra(算术平均偏差)范围0.1-10μm,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扫描面积50μm×50μm。
多孔金属孔隙率:过滤材料、催化载体关键参数,反映内部空隙比例;范围10%-90%,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精度±0.5%。
磁性金属颗粒矫顽力:影响磁存储材料性能,表征材料退磁所需磁场强度;范围0.1-20kOe(奥斯特),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精度±0.01kOe。
钢铁粉末:用于粉末冶金齿轮、轴承等零件,粒径分布影响压坯密度与烧结强度,常见粒径10-200μm。
铝合金粉末:增材制造(3D打印)原料,需控制粒度分布以保证成型精度,典型粒径20-150μm。
铜及铜合金粉末:电子元件焊接材料、摩擦材料添加剂,粒径影响焊接熔池流动性,常见粒径5-100μm。
镍基高温合金粉末: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原料,严格控制大颗粒含量(>45μm<1%),粒径范围15-100μm。
锌粉:防腐涂料核心添加剂,细颗粒(<10μm占比>80%)提高涂层致密性,粒径范围1-30μm。
钛粉:医疗植入物(如人工关节)材料,需窄粒度分布(D90-D10<50μm)以匹配骨组织生长,粒径范围20-100μm。
银浆用银粉:电子浆料关键成分,粒径分布决定导电性能(D50≈1-5μm),片状颗粒长径比>5:1。
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影响电池容量与循环寿命,需均匀粒径(D50≈10-20μm)减少界面应力,粒径范围5-30μm。
金属油墨用铜金粉:印刷品光泽度关键材料,片状颗粒长径比>8:1,粒径范围5-20μm。
空气净化用金属滤材:多孔结构过滤材料,孔隙率40%-80%,孔径分布0.1-10μm,用于工业废气过滤。
ASTM D4906-14:金属粉末激光衍射法粒度分布测试标准,规定干法与湿法分散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
ISO 13320-1:2009:粒径分析激光衍射法通用原理和参考方法,明确仪器校准、结果表示等技术要求。
GB/T 19077.1-2008:激光衍射法测定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第1部分:通则,规定测试流程与精度要求。
ASTM A259-07(2018):金属粉末平均粒度测定的筛分法标准,适用于45μm以上颗粒的筛分测试。
ISO 4490-1:2016:金属粉末通过筛网的粒度分析第1部分:手工筛分法,规定筛网规格与操作步骤。
GB/T 6003.1-201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规范筛网孔径与材质要求。
ASTM D2772-18:气体吸附法测定金属粉末比表面积的标准试验方法,基于BET理论计算比表面积。
ISO 5794-1:2014:金属粉末沉降法测定粒度分布第1部分:Hydrometer法,适用于10μm以上颗粒的沉降分析。
GB/T 13390-2008: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振动漏斗法,规定振动频率与时间以减小测量误差。
ASTM E11-17:标准试验筛规范和检验方法,明确筛网目数、丝径与公差要求。
激光粒度分析仪:基于激光衍射原理,可测10nm-3000μm粒径范围;配备自动对焦系统与干湿法分散装置,用于金属粉末整体粒度分布测量,支持多分散介质(水、空气)切换。
库尔特计数器(电阻法颗粒计数器):利用颗粒通过小孔时的电阻变化计数,测量范围0.1-1000μm;可同时测定粒径分布与颗粒数量浓度,适用于纳米级到亚微米级金属颗粒的高精度计数。
动态光散射仪(DLS):通过颗粒布朗运动引起的散射光强波动计算粒径,测量范围1nm-10μm;配备温度控制与自动滴定系统,适用于纳米金属溶胶的分散状态分析。
图像分析系统:集成光学显微镜与图像处理软件,可测颗粒形状因子(如圆度、长径比)、球形度等形貌参数;测量范围5μm-5mm,支持自定义样本量(≥500颗)与统计规则。
气体置换法振实密度仪:通过惰性气体置换样品容器内空气,测量振实过程中体积变化;计算振实密度(范围0.1g/cm³-20g/cm³),振动频率与振幅可调,适用于金属粉末流动性相关检测。
自动筛分分析仪:配置标准筛组(目数20-400目)与自动振动装置,按设定时间(5-60min)与振幅(0.5-2mm)筛分;测定累计筛余量,符合ASTM E11标准,适用于粗颗粒金属粉末的粒度分级。
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法):通过氮气吸附等温线计算比表面积、孔容与孔径分布;测量范围0.01m²/g-1000m²/g,孔径范围1.7nm-500nm,适用于多孔金属材料的孔隙结构分析。
磁性颗粒分离器:利用磁场梯度分离磁性颗粒与非磁性颗粒,磁场强度0-1.5T可调;适用于金属粉末中磁性杂质(如铁屑)含量检测,分离效率>99%。
沉降天平:通过测量颗粒在液体(水、乙醇)中沉降引起的重量变化计算粒径;测量范围1μm-1000μm,支持自动记录与数据处理,适用于金属粉末的粒度分布验证。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备能谱仪(EDS),可观察金属颗粒形貌并分析成分;分辨率可达0.5nm,放大倍数50-100000倍,用于微米级到纳米级颗粒的微观结构分析。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