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残炭含量、挥发分残留量、热稳定性指数、碳质沉积物、灰分残留量、裂解产物分析、氧化稳定性评价、元素碳含量、焦炭产率测定、聚合物残留量、催化剂失活评估、润滑油结焦倾向、燃料油燃烧残留物、沥青质含量测定、重质油品热转化率、添加剂分解残留量、金属杂质催化结焦量、馏分油热裂解特性、生物柴油氧化残渣量、煤焦油高温分解产物、石蜡基油品结焦趋势、合成润滑油热降解产物、原油相容性测试残渣量、渣油加氢处理效果评估、石油焦煅烧损失率测定、润滑油清净性模拟测试残炭量、燃料喷射系统沉积物预测值测定、发动机油高温氧化残留物量评估
检测范围
润滑油基础油、柴油燃料油、航空煤油、船用燃料油、原油样品、石油焦粉体样品、催化裂化油浆样品、加氢尾油样品、渣油样品、沥青样品页岩油样品煤液化油样品生物柴油样品植物油衍生物合成酯类润滑剂金属加工液变压器油液压油齿轮油导热油石蜡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天然气制液体燃料煤焦油馏分重芳烃溶剂油石油醚馏分溶剂脱沥青产物延迟焦化产物催化裂解产物
检测方法
1.GB/T17144微量法:将1.00.05g试样置于特制坩埚中,在氮气保护下以10-15℃/min速率升温至500℃,恒温15分钟后继续升温至800℃保持20分钟2.ASTMD4530标准测试法:使用带盖瓷坩埚在氮气流速200mL/min条件下进行程序升温,终温500℃保持30分钟测定残留物3.ISO10370高温重量法:采用电子天平实时记录试样质量变化曲线,通过二阶导数确定裂解终点4.SH/T0170快速测定法:优化升温程序至30℃/min缩短测试周期至40分钟5.JISK2270双坩埚法:采用内外双层坩埚结构减少试样飞溅损失6.DIN51575恒温阶段控制法:在300℃设置中间恒温平台消除轻组分挥发干扰7.IP398连续流量监测法:集成质量流量计实时校准氮气纯度8.NB/SH/T0865微量进样技术:采用0.1g微量试样提高测试效率9.EN15104差热分析法:同步记录DSC曲线分析热解过程动力学参数10.GOST32392分段收集法:在不同温度区间分别收集冷凝残留物
检测标准
GB/T17144-2021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ASTMD4530-2023石油产品残炭的标准试验方法(微量法)ISO10370:2022石油产品-残炭的测定-微量法SH/T0170-2019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JISK2270:2020原油及石油产品残炭试验方法DIN51575:2018矿物油碳残留量的测定-康拉德逊法IP398:2017石油产品微量残炭测定标准方法NB/SH/T0865-2013润滑脂残炭量测定法EN15104:2021固体生物燃料-碳氢氮含量的测定GOST32392-2021石油产品康氏残炭测定技术要求
检测仪器
1.高温管式电阻炉:配备PID温控系统实现2℃控温精度,最高工作温度1000℃2.氮气流量控制系统:包含质量流量计和稳压装置,流量范围50-500mL/min可调3.石英玻璃反应器:耐高温透明容器带气体分布器设计4.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0001g的电磁力补偿型称量装置5.自动进样机械臂:可同时处理32个样品的全自动操作系统6.热重分析仪(TGA):联用质谱系统实现实时逸出气体分析7.CCD图像采集系统:监控试样裂解过程的形态变化8.真空干燥箱:用于试样预处理和残留物恒重操作9.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残留物中金属元素含量10.红外碳硫分析仪:精确测定碳质残留物的元素组成
检测服务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d/file/p/ea/4e/14318.jpg/d/file/p/ea/4e/14318.jpg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1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