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照明系统需完成六项基础检测:
1.水平照度与垂直照度:测量课桌面0.75m基准面照度及黑板面垂直照度
2.照度均匀度:计算工作区域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比值
3.统一眩光值(UGR):评估光源直接眩光影响程度
4.显色指数(Ra):验证光源对物体颜色还原能力
5.色温偏差:检测实际色温与标称值差异
6.频闪百分比:量化光源亮度波动幅度
覆盖三类典型教学场景:
1.普通教学空间:单侧采光/双侧采光教室的混合照明系统
2.特殊功能教室:实验室、美术室等专业场所的专用照明配置
3.辅助照明单元:黑板灯、投影区补光装置等子系统
重点监测区域包括:
-学生课桌面上方0.75m水平面
-黑板中心线垂直面
-教室对角线1/4处过渡区域
-灯具直射光覆盖边界区
执行标准化测量流程:
1.网格布点法:按教室进深方向分5列、开间方向分5行设置25个测量点
2.稳态测量模式:开启全部照明设备30分钟后开始数据采集
3.多点同步采集:使用无线组网式照度计进行实时数据记录
4.动态眩光评估:采用移动式测角仪模拟人眼观察轨迹
5.光谱分析:在典型工作点进行380-780nm波段连续采样
特殊工况测试包含:
-单侧窗帘遮蔽状态下的照度补偿能力
-投影设备启用时的环境光适配性
-应急照明模式下的基础保障水平
配备三类专业设备组:
1.基础测量组:
-二级精度照度计(量程0.1-100,000lx)
-广角亮度计(测量角度80)
-频闪分析仪(采样率≥10kHz)
2.光学分析组:
-分光辐射计(波长精度1nm)
-色差分析仪(ΔE≤0.5)
-UGR测量系统(符合CIE117-1995)
3.环境模拟组:
-可调光幕帘系统(透光率5%-95%)
-动态眼位模拟装置(移动速度0.1-2m/s)
-多轴机械臂定位平台(定位精度1mm)
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年度校准,测量不确定度控制在3%以内。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