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主量元素定量分析要求精确测定铁、铝、铜等基体元素含量偏差不超过±0.5%;微量元素检测涵盖镍、铬、钼等合金元素(浓度范围0.001%-5%),需建立标准物质校准曲线;有害物质筛查重点监控铅、镉、汞等重金属(检出限≤1ppm),符合RoHS指令与REACH法规要求。
特殊工况下需增加晶间腐蚀敏感性测试(硝酸-硫酸铜法)、非金属夹杂物评级(GB/T 10561标准)及氢氧氮气体元素分析(惰性熔融法)。军工材料须执行GJB 548B-2005规定的残余应力测试与相组成分析。
黑色金属领域覆盖碳素钢(牌号Q235至T12)、合金结构钢(20CrMnTi系列)、工具钢(W18Cr4V)等12大类钢种;有色金属涉及铝合金(2系至7系)、钛合金(TC4/TA15)、镁合金(AZ31/AZ91)等8个合金体系。
特殊材料包括高温合金(GH4169/GH3030)、硬质合金(YG8/YT15)、金属基复合材料(SiC/Al)。应用场景涵盖压力容器用钢(GB 713-2014)、轨道交通轮轴钢(EN 13261)、核电主管道材料(RCC-M标准)等23个重点领域。
直读光谱法(OES)采用氩气氛围激发样品表面等离子体,通过CCD探测器采集2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特征谱线,实现C、S等轻元素快速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配置动态反应池消除ArCl+干扰,可完成超痕量稀土元素测定(检出限达0.01ppb)。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配备Rh靶X光管(50kV/60mA),通过FP法无标样分析实现镀层厚度与成分同步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AAS)采用塞曼背景校正技术提升Pb、Cd等元素的测量精度至±1.5%。
化学分析法包含EDTA络合滴定测定Al³+含量(误差≤0.2%)、库仑法测定碳硫含量(精度0.001%)、红外吸收法测定氧氮氢气体元素。金相分析法依据ASTM E112标准进行晶粒度评级。
全谱直读光谱仪须配置帕型-龙格分光系统(焦距750mm),像素分辨率≤0.02nm;配备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温度波动±1℃,湿度≤60%)。扫描电镜-能谱联用系统(SEM-EDS)应具备场发射电子枪(分辨率3nm@30kV)及硅漂移探测器(能量分辨率129eV)。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需配置中阶梯光栅交叉色散系统(波长范围165-852nm),雾化器效率≥3mL/min;配备自动进样器实现72小时连续测试。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应具备射频源(频率13.56MHz)和四级杆质量分析器(质量范围1-280amu)。
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包含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载荷精度±0.5%)、布洛维硬度计(符合ISO 6506标准)、冲击试验机(摆锤能量300J)。辅助设备涵盖真空熔融气体分析仪、超声波清洗机及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