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植物除螨皂的核心检测涵盖四大类目:植物活性成分鉴定包括萜烯类化合物(如百里香酚、桉叶素)、生物碱(如苦参碱)及黄酮类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表面活性剂体系需明确阴/非离子型配比并测定游离碱残留;微生物控制指标要求菌落总数≤1000 CFU/g且不得检出致病菌;毒理安全性测试包含急性眼刺激试验与致敏原筛查(MIT/CMIT、苯氧乙醇等)。
特殊功效验证需执行体外杀螨实验(参照GB/T 38502-2020),采用尘螨培养法评估24小时杀灭率。重金属残留重点监控铅、砷、镉、汞四种元素(限量值≤10mg/kg),同时测定多环芳烃(PAHs)与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环境污染物。
检测范围
植物基原料需溯源至具体物种(如印楝叶提取物需标注Azadirachta indica),通过DNA条形码技术验证原料真实性。表面活性剂组分需区分天然来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与合成物质(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并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残留量。
防腐体系须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版附录要求,重点监控苯甲酸酯类、异噻唑啉酮类及甲醛释放体浓度。pH值测试范围应覆盖5.5-8.5区间,采用三点校准法确保测量精度±0.02。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涵盖乙醇含量及甲醇杂质(≤2000mg/kg)。
检测方法
植物特征成分采用HPLC-DAD/ELSD联用技术(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0512),建立对照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对。萜类化合物通过GC-MS(ISO 11024:1998)完成分离鉴定,使用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实现α-蒎烯、β-石竹烯等单萜的基线分离。
表面活性剂类型鉴别执行两相滴定法(GB/T 5173-2018),通过溴酚蓝指示剂判定阴离子活性物含量。微生物检测依据ISO 21149:2017进行需氧菌总数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采用Baird-Parker琼脂培养基显色反应法。
检测仪器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MS)用于痕量防腐剂检测(检出限0.01μg/g),配备电喷雾电离源(ESI)与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双模式离子化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现重金属元素ppb级定量分析,采用内标校正法消除基质效应。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配置VITEK 2 Compact模块化生物梅里埃系统,可完成30项致病菌快速筛查。体外杀螨实验装置包含恒温恒湿培养箱(25±1℃, RH75%±5%)及专业显微计数平台(40倍物镜),配备数字化图像分析软件实现螨虫存活率自动统计。
检测服务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d/file/p/ea/fd/11482.jpg/d/file/p/ea/fd/11482.jpg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1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