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

  发布时间:2025-05-08 15:29:54

食品接触材料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是评估其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可被氧化物质含量的重要方法。通过特定浸泡处理,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浸泡液,根据消耗体积测算,判断材料在接触食品时潜在的化学物质迁移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检测项目

原理:将食品接触材料浸泡在特定的食品模拟物中,使材料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迁移到模拟物中。然后用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浸泡液,根据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来计算材料中可氧化物质的含量,以毫克每升(mg/L)表示。

步骤:首先,根据材料的性质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食品模拟物,如蒸馏水、4% 乙酸溶液、20% 或 50% 乙醇溶液等,并将材料按规定的比例与模拟物接触,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取一定量的浸泡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酸化,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微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通过计算得出高锰酸钾消耗量。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浸泡条件,包括温度、时间、模拟物的选择和用量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要准确,滴定操作要规范,以减少误差。

检测范围

塑料、橡胶、金属、玻璃、陶瓷、搪瓷、纸和纸板、木材、竹材、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涂层、油墨、粘合剂、密封胶、硅胶、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ABS 塑料、尼龙、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橡胶弹性体、丁腈橡胶、氟橡胶、丁苯橡胶等。

相关参考标准规范

PN C04535-1986 化学分析法测定高锰酸钾量和高锰酸钾消耗量

MSZ 448/20.lap-1964 饮用水氧(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

GB 3160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办理检测报告的目的

1、评定产品质量的好坏;

2、判断产品质量等级,即缺陷严重程度;

3、对工艺流程进行检验和工序质量的监督;

4.对质量数据进行搜集统计与分析,以便为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5.引入仲裁检验判断质量事故责任。

办理第三方检测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独立、客观、专业的评估结果,以确认所检测物品或者服务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质量要求或者技术规范,并且验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表现。第三方检测报告通常被用于产品认证、市场准入、供应链管理、贸易谈判、纠纷解决等领域。

检测报告的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报告:收到检测报告后务必认真阅读并理解每个部分。确保报告中有“研究测试专用章”和公章,并检查防伪二维码以确认有效性。

确认信息:核对个人或单位信息是否准确无误。若报告未加盖“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则无效。

关注检测结果:重点关注检测结果的汇总和详细信息。如有疑问应咨询相关工程师,严禁涂改报告。

注意参考范围:检查检测结果的参考范围,以了解结果是否正常。由于参考范围因样品、试验方法、参考标准等因素而异,请联系我们的工程师来讨论您的具体情况。

异议处理:如对检测报告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的15日内提出申诉。逾期申诉将不予受理。

本文链接:https://test.yjssishiliu.com/cailiaojiance/7444.html

400-635-0567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投诉举报:010-82491398

企业邮箱:010@yjsyi.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

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15067471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