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多糖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13 15:50:57

检测项目

粗多糖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指标:

  • 总糖含量测定:通过苯酚-硫酸法或蒽酮-硫酸法测定样品中总还原糖含量
  • 单糖组成分析:采用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解析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比例
  • 分子量分布测定: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结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MALLS)表征多糖分子量
  • 杂质检测:包括蛋白质残留(考马斯亮蓝法)、灰分测定(灼烧法)及重金属限量检验
  • 功能特性评价:涉及溶解度、粘度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等附加分析项目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样品类型:

样品类别典型代表
植物提取物灵芝多糖、枸杞多糖、黄芪多糖等药用植物提取物
食品原料膳食纤维制品、食用菌多糖、海藻多糖等
医药中间体注射级多糖原料、药用辅料等
保健产品口服液、胶囊剂型中的活性多糖成分
工业原料微生物发酵产物中的胞外多糖组分

检测方法

总糖含量测定体系

  1. 苯酚-硫酸法(GB/T 15672)
    • 原理:浓硫酸使多糖水解为单糖并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与苯酚显色形成橙黄色化合物
    • 波长选择:490nm处测定吸光度值
    • 标准曲线:葡萄糖标准品建立5点校准曲线(0-100μg/mL)
  2. 蒽酮-硫酸法(ISO 11292)
    • 适用场景:含淀粉等多糖复合物的样品体系
    • 显色条件:沸水浴加热10分钟后立即冰浴终止反应
    • 干扰控制:需预先去除样品中的还原性干扰物质

单糖组成分析技术路线

样品前处理 → 酸水解(三氟乙酸,121℃,2h) → 衍生化(硅烷化试剂) → GC-FID分析
├─色谱柱选择: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程序升温:150℃→280℃(5℃/min)
└─定量方式:内标法(肌醇作为内标物)

分子量测定标准流程

GPC-MALLS联用系统参数设置
- 流动相:0.1M NaNO3 + 0.02% NaN3
- 柱温箱温度:35±0.1℃
- 流速控制:0.5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需稳定30min)
数据解析要点
* dn/dc值设定:根据多糖类型采用0.146-0.155默认值或实测校正值
* Berry拟合模型计算绝对分子量
* 多分散系数PDI需控制在1.5以下视为合格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技术参数要求:

  • 波长范围:190-1100nm(需配置石英比色皿)
  • 光度重复性:≤0.0003Abs(在340nm处测试)
  • 基线平直度:±0.001Abs(200-900nm扫描)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

关键组件配置:

模块规格要求
泵系统四元梯度泵,压力脉动<1%
柱温箱-10℃至80℃控温精度±0.1℃
检测器阵列DAD+ELSD双模式联用配置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

注:需定期使用聚乙二醇标准品进行柱效验证
当理论塔板数<8000 plates/m时应启动柱再生程序

配套色谱柱规格:TSKgel G4000PWxL,7.8mmID×30cm,13μm粒径
最大耐受压力:3.5MPa(35bar)
分子量分离范围:1×103-8×105Da

微波消解工作站(重金属检测用)

  1. 配备16位高压消解罐组(TFM材质内衬)
    最高工作温度:300℃/压力80bar
  2. 梯度升温程序设置要求:
    • 阶段1:10min升温至180℃(保持15min)
      -功率限制≤1600W
    • 阶段2:5min升温至210℃(保持20min)
      -压力监控阈值设定为75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