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光污染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指标组:
- 照度分布测量:记录垂直/水平照度值及其空间变化规律,重点监测建筑立面、道路交叉口等敏感区域的照明均匀度
- 光谱特性分析:测定光源色温(CCT)、显色指数(CRI)及蓝光危害系数(RG),评估不同波段光辐射的生物效应
- 眩光等级评定:采用统一眩光指数(UGR)和阈值增量(TI)双参数体系量化眩光强度
- 天空辉光监测:通过天顶亮度测量结合大气传输模型计算光辐射散射强度
检测范围
根据《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划分的三大类十二项典型场景:
- 城市功能照明区:主干道路(平均照度>30lx)、立交枢纽(垂直照度梯度)、交通信号灯周边(色纯度偏差)
- 商业景观照明区:LED显示屏(动态亮度波动)、建筑泛光照明(上射光通量占比)、广告标识(最大允许亮度值)
- 生态敏感保护区:天文观测站20km缓冲区(天空背景亮度限值)、湿地公园(生物节律干扰指数)、居住区窗台面(侵入光强度)
检测方法
实施过程遵循三级测量体系:
- 网格化布点测量:按100m×100m网格布设测站,使用GPS定位系统记录地理坐标与高程数据
- 多时段连续监测:在日落后1小时至午夜时段进行分时采样,重点捕捉照明设施全功率运行时的峰值数据
- 三维光度数据采集:采用旋转云台装置获取半球空间内的亮度分布矩阵(0.1°角分辨率)
- 大气校正建模:运用MODTRAN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消除气溶胶散射对天空辉光测量的影响
检测仪器
标准配置包含五类专业设备:
- 全自动光度计:配备V(λ)修正滤光片的CL-500A照度计(量程0.1-100,000lx)
- 成像亮度计:采用CCD阵列的LMK Mobile Air高动态范围测光系统(空间分辨率0.01cd/m²)
- 光谱辐射计:具备256通道的PG200N-Pro光谱仪(波长范围380-780nm)
- 天顶观测仪:集成鱼眼镜头的SQM-LU-DL星空质量测量仪(视场角84°)
- 气象参数站:同步采集温湿度、大气透射率等环境补偿参数的Kestrel 5500气象仪
所有设备均需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年度校准认证,现场测量时严格执行三脚架固定、黑箱校零、防杂散光屏蔽等操作规范。原始数据经DIALight专业软件处理生成符合CIE 150:2017标准的检测报告
检测流程
沟通检测需求: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我们会仔细审核申请内容,与客户深入交流,精准识别样品类型、明确测试要求,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无遗漏。
签订协议:根据沟通确定的检测需求及商定的服务细节,为客户定制包含委托书及保密协议的个性化协议。后续检测严格依协议执行。
样品前处理:收到样品后,开展样品预处理、制样及标准溶液制备等前处理工作。凭借先进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严谨对待每个细节,保证前处理规范准确。
试验测试:此为检测核心环节。运用规范实验测试方法精确检测每个样品,实验设计与操作均遵循科学标准,保障测试结果准确且可重复。
出具报告:测试结束立即生成详尽检测报告,经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可靠准确,审核通过后交付客户。
我们秉持严谨踏实的态度,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检测服务。服务全程可追溯,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保障客户满意度与信任度。
/d/file/p/ea/eb/7082.jpg/d/file/p/ea/eb/7082.jpg
本文链接:http://test.yjssishiliu.com/qitajiance/7082.html